文章摘要:2025 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亮相,其中共有 15 家企业营业收入首次或继续突破 **一万亿元** 大关,这标志着中国大企业进一步迈入规模与实力的新高度。榜单显示,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 110.15 万亿元人民币,入围门槛也“连续23年”攀升至 479.60 亿元。营收超万亿的这些企业中,以国家电网居首,营收超 3 万亿元,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以及中国建筑等。与此同时,经济效益、盈利能力、创新投入、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变化:净利润总额与收入净利率都有所提升;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创历史新高;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增加。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这一重大变化的内在原因、现实意义、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,并于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,以展现中国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步伐与前景。

1、规模跃升与结构优化
2025 年中国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为 110.15 万亿元人民币,较上一年整体提升。入围门槛达到了 479.60 亿元,比上年提升约 5.79 亿元,实现了连续23年上涨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6turn0search2turn0search9
其中,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的企业共有 15 家,这在历年榜单中是极为突出的标志性数字。此类企业不仅规模庞大,而且集中度高,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极强。国家电网以近 4 万亿元营收遥遥领先,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各自也超过 2 万亿元;中国建筑同样跨过两万亿门槛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2turn0search6
此外,产业结构正发生持续优化。制造业、服务业在营业收入增长中的贡献比重日益均衡;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增加,新兴产业如通信设备制造、电子设备制造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表现活跃。农业、传统重工业虽仍是基础,但其占比与增长速度与新动能相比已有所减弱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9turn0search6
2、经济效益与盈利能力提升
规模增长的背后,是经济效益的改善。2025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约 4.71 万亿元,同比增长约 4.39%。收入净利润率从上年提升至 4.27%,比上年提高约 0.17 个百分点,表明盈利质量在提升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6turn0search7
营收超万亿的巨头们由于其规模效应、产业链完整与资源优势,在成本控制、市场拓展等方面通常具备更强的能力,这为其利润空间提供了保障。金融、能源、建筑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,在上下游协同与政策支持中,能够更好吸收成本波动风险。虽然行业之间差异大,但整体趋势是利润回报率比过去变得更稳定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2turn0search5
同样值得注意的是,人均营业收入、人均净利润以及资本劳动比等生产效率指标有明显提升。500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约 349.38 万元,人均净利润约 14.93 万元,对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利用效率在改善。通过规模效应与技术投入,两方面成本分摊效应增强,有利于持续提升利润水平。 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6
3、创新驱动与技术实力加强
创新已成为这些超万亿级企业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。2025年“500强”企业研发投入达约 1.73 万亿元人民币,较去年显著增长。研发强度,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,创下 1.95% 的历史新高,并且连续多年上升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turn0search6
专利产出也明显提升。有效专利总数达到 224.37 万件,其中发明专利约 103.96 万件,比上年增长16.86%。发明专利占比由此提高,专利“质量”也在加强,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不仅在“申请量”上有增长,而且在技术原创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努力提升竞争力。 citeturn0search4turn0search6
开云app在营收超万亿的 15 家企业中,不乏在研发与技术投入方面表现突出的龙头。这些企业多属于能源、通信、金融、建筑等行业,但在人工智能、通信设备等领域较新的业务中也在加大布局。这表明大企业正在尝试在传统优势领域之外,通过科技创新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与利润来源。 citeturn0search6turn0search5
4、挑战所在与未来趋势展望
尽管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的企业彰显出壮大的实力,但“大而不强”的问题依然存在。部分企业在国际竞争力、关键核心技术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有不足。规模虽大,但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某些领域尚未完全拥抱全球标杆。 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6
另一个挑战是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。例如全球经济放缓、供应链波动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能源与环保压力加大,这些对超大规模企业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。特别是在能源密集型或重工业领域,环保政策与碳排放目标可能带来改造成本。 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6
未来趋势方面,可预见几方面:一是更加注重“质量”而非单纯“数量”,聚焦高附加值产业与服务;二是企业将继续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,如新能源、半导体与数字经济;三是区域发展更加均衡,中西部与东北可能获得更多政策与市场机会,以减少地区发展不均问题。 citeturn0search9turn0search5turn0search6
同时,国企与民企之间、行业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也将更加复杂。超万亿巨头作为国企居多,但一些民企如京东在前十中表现亮眼,这预示着竞争格局的多元化可能会加速。政策环境、市场准入、国际贸易形势等都会影响这些超大企业的走向。 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5
总结:
2025 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 15 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,标志着中国大企业整体规模再次跃升,这既是规模的升级,也是实力与影响力的全面提升。从营业收入总量、入围门槛、资产总额等维度看,中国大企业群体正在从“数量增长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变。
在经济效益、创新驱动、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表现,也进一步印证中国大企业正朝高质量发展迈进。这些超万亿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,也为未来推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、提升国际影响力、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上移打下坚实基础。不过要巩固这份成绩,更需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、内部效率提升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,以确保“万亿门槛”后面不仅有规模,更有强度与韧性。